满路花 > 玄幻魔法 > 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 > 第414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

第414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(2 / 4)

大明国内畅销的商品,比如贵州绿茶,是没有关税的,只缴纳公司税、商品税、契税等等几样税而已,摆在货架上的价格,也基本是最低的了,在盈利区间里。

而藩国商品进入大明,是进口商品,在所有税之上还要加关税的,还有跨海运输的运费呢,成本比大明本土商品肯定要贵的。

两相对比,肯定大明本土产品成本低利润高呀。

可偏偏藩国商品卖得很便宜,直接抢走了大明商品的市场。

不是藩国商家很傻。

而是藩国财政掏腰包,用自家产品抢占大明内部市场。

等于说,藩国掏钱给商品缴纳了大明关税和运费,用他们的商品,抢占国内市场,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。

然而,摆在国产厂家面前就有一个难题,是跟藩国厂家打价格战吧,玩不过人家庞大资本,主动让出市场份额吧,厂子怎么存活?

打价格战,就需要庞大的资金来供应,私企的资金肯定有限的呀,像这种藩国品牌,背后要么是有大财团,要么是一个藩国在支持,集全国之力,打开大明市场。

只要打价格战,就落入藩国资本的陷阱了。

可不理他,市场份额还会被抢走的。

朝廷是不可能为了单一产品,就和藩国翻脸的,而天下藩国都是做单一商品,来抢占大明市场,就像是拿一根针扎人一样,疼,但不会死。

经过一轮轮优胜劣汰,就是藩国商品,取代了本国商品,占据市场份额。

贵州绿茶,就是这样一点点退出市场的。

得到了市场份额,藩国资本想赚钱回来太容易了,捷径是上市,笨点的就是垄断呀,把商品垄断,定价权不就攥在手里了嘛,之前亏的,一下就全赚回来了。

等藩国商品涨价了,百姓不会回过头来选择本土商品的,因为本土商品都被搞臭了,只要营销做得好,商品涨价用户就会留下。

不是一个藩国在这样做。

大明三百六十行,都有藩国资本在进入,很多百姓耳熟能详的品牌,实际上都不是大明品牌。

而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,朝廷没法横加干涉,除非大明闭关锁国,不然就得和人家公平竞争。

也有大公司,和他们打价格战,最后是互相损失惨重,用户得利,可是,这是资本家呀,会好心地让用户得利吗?绝不会的,以后会在用户头上把钱连本带利赚回来。

其实,从宏观角度来说,这是制造空心化的必然。

老皇帝构想的将制造业放在大明外围,内地做高科技产业,两手抓。

其实是不可能的。

因为人力成本摆在那里,制造业是建立在人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的。

除非大明总有一部分人,不愿意从事高薪工作,非要在制造业里为发扬奉献精神,否则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的。

随着人力成本不断提升,低端制造业必然要转移的。

这也是藩国资本玩命往大明挤的原因。

不进来当玩家,制造业转移的时候,怎么喝到汤啊?

再说了,藩国资本是不愿意把钱放在自己国家的,都愿意放在大明,甚至有国家想发行货币,都被资本拒绝,还是用明元心里安稳。

不是大明强大,也不是老皇帝信誉好,而是明元被用得人多,已经从货币变成了一种信用,只要朝廷不亲手毁掉,明元就是世界货币。

其实,以大明的发展阶段,应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了。

为什么没转移呢?

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太多了。

一旦转移制造业,就会造成数以亿计的人失业,却没有合适的行业接收这些人力。

就说贵州绿茶不行了,老百姓不种茶了,都出去打工了,起码还有外出务工这一条路可以走。

如果没工作呢?

只能种茶,要么是种出了新茶,要么是用科技卷死同行。

大明迟迟不肯转移制造业,就是在保就业啊。

所以,这就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,找工作难、工作难、讨薪难,工人收入低、工厂主收入低、积极性差。

以及藩国商品和本土商品的价格竞争等等。

这是社会问题。

是老皇帝当年既当又立,留下的后遗症。

如果当初狠下心来,直接将制造业转移出去,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了。

那么这些剩余劳动力,只能在家里干自己的活了,要么卷死自己,要么卷死同行,没选择了。

可话说回来。

这种卷,是好事吗?

制造业,就意味着高就业率,也意味着技术含量低,产业很难升级,工人工资低,社会活力低。

这就是有利有弊,看怎么取舍。

老皇帝想兼得,就得到了发展极端不平衡,产业链迟迟无法升级,从低端往中高端走的路上遇到阻碍,工人积极性低,最后变成了一潭死水。

如果及时取舍,放弃低端制造,走中高端产业,比如转移去生产照相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等等高端产业。

这叫集中力量办大事,能快速发展高端制造业,进行产业升级。

但会出现,大批

最新小说: 体法双修才是最叼的! 驱魔天帝 成为系统后的穿越之旅 重生修妖:开局获得炼妖壶残片 与神明的约定 招惹龙傲天后揣崽了 儒道至尊:字破万法,道斩神魔 掌控第四天灾进入神话世界 椒房之宠 我在玄幻当舔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