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路花 > 女生耽美 >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> 第142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

第142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(1 / 3)

是夜。

萧寻光离开好一会儿, 萧寻初还独自坐在廊下观赏天空。

他甚至难得地取出了“折千桂”——

这是月县先前的知县胡未明酿造的酒。

此酒配方本已在世间绝迹,但谢知秋从胡知县生前的手记里找到了折千桂的配方。

她将配方留给了月县的百姓。后来辅以她本人独赴龙凤楼、为胡知县翻案之类的话本故事,折千桂一举成为月县闻名于世的特产, 连在梁城都能买到。

谢知秋与萧寻初都不太喝酒,但他们会在家中放几坛折千桂, 作为对月县的回忆。

萧寻初平时几个月都不会想起来要小酌, 今晚却难得地在夜晚品酒, 喝了两三杯。

天空不知何时放晴了, 暴雨止歇, 晚风吹开乌云, 露出一轮清透的圆月。

萧寻初披散着长发坐在屋前,宽松的白衣与月光同色。

微风吹动他的发丝, 他手持白瓷酒盏,望着空中皎月, 感慨道:“想不到今晚竟还能云开见月。雨后的明月……看起来是比平日皎洁。”

谢知秋凝视片刻,从屋中走出来, 坐在他身边, 一同赏月。

她道:“俗世污浊, 而青空无垢。偶尔能见到这样的月色, 确实会让人感到不枉此生。”

萧寻初递过酒盏,笑着与谢知秋轻轻碰杯。

二人各自饮下一口。

淡酒过喉, 萧寻初忽而道:“多谢你, 谢知秋。真没想到有朝一日,我能从大哥口中听到那样的话。”

萧寻初从未对人言过。

他其实, 是感到孤独的。

在十四五岁的年纪舍弃原本拥有的一切, 与父母决裂, 违逆世俗的认知潮流, 顶住无数流言蜚语,一个人住到山上,学习从未得到认可的隐世之学。

后来师父去世,师兄弟争吵决裂,所有人都放弃离山,唯有他一人还守着那一间看得见师父坟茔的草庐,日复一日,夜复一夜,当着无人理解的“怪人”。

在谢知秋出现之前,他没有遇见过肯定他的人。

但谢知秋赞赏他的知识技能,引他下山,并用她的方式,帮他将这门学问的成果应用于世。

若不是谢知秋,他和兄长大概一辈子都不了解对方在干什么,他也听不到自己兄长说出这样的话。

其实无论由谁来肯定他,他都会高兴。

但当这样的人中出现一个他的亲人时,萧寻初内心涌现出的喜悦,甚至超乎他自己的想象。

萧寻初定了定神,方言道:“毕竟我刚对你表明心意,再说这样的话,可能听上去像刻意给你灌甜言蜜语,不过……此言的确字字发自真心。

“其实,我时常在想,遇见你,于我而言,许是此生最幸运的事。”

他想要说这话的原因,其中甚至不包括男女之情。

谢知秋现在还在计划建设帮助工匠的义学,她的打算是先将教育体系建起来,然后逐渐将墨家的学说融入其中,等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的人多起来,话语权自然会增大,后续便可将全部思想公诸于世。

日后方国会变成什么样,萧寻初光是展望起来,都感到无比期待。

谢知秋听萧寻初这样说,手轻轻一晃,酒盏中心泛起一圈小小的涟漪。

她平时做事很果决,但却不太擅长应对这样的答谢。

尤其这话从萧寻初口中说出,正如他所言的,有一点点像甜言蜜语。

谢知秋晃了晃神,方才应道:“……嗯。”

*

“哦?雨竟然停了。”

“出月亮了!”

“真是天公作美,连老天爷都不忍坏诸位大人的雅兴,这才放晴啊!来来来,快作诗,谁先来一首?”

“既然如此,我先来!”

入夜,梁城一座台楼之上,仍是热闹非凡,不少人齐聚于此,以文会友。

这批人中,不少都是朝中官员,不过比起齐家的各种诗会花会,这些人的聚会要来得朴素许多。

若是齐慕先那一派人举行文会,往来之人必定非富即贵,不说人人都是朝中重臣、王宫贵胄,至少也得有名有姓,方可踏进齐家门槛。而且文会上必定有美酒佳肴,齐慕先喜松,各种名贵的盆栽松树亦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亮点。

相较之下,今日楼台上这些人,喝的是廉价的清酒,赏的是免费的风月,席间有朝廷命官,但也有两袖清风的寒士,纯粹以志趣结交,而无关权势——

他们自诩文人“清流”,明面上不曾挑明,但私下都与齐慕先那一派“浊流”割席,十分厌恶齐派以利而合、专权朝堂的做派。

若是谢知秋在此,多半会发现这些人中有几个熟面孔——

当年在太学指点过她的太学博士严仲。

严仲那个养八哥的好友。

还有她在大理寺时提携她许多的大理寺少卿祝维平——这人是有点墙头草的做派,其实是会一部分刚直之士不屑的,但他为人处世方面还算清正,又确有学识,还是被接纳了进来。

今夜本来天气不佳,不适合同聚,但赏景会友,重要的是“友”,而非其他。

况且在狂风暴雨中饮酒

最新小说: 原神:帝君拿来吧你 解放末世 南城缚雪 带着百度去逃荒,小瞎子他太撩人 一觉醒来,我成侯门老祖宗了 末世之超级吞噬系统 重生之我要当三界之主 小轩窗,玉珠忙 二号街角 莲花楼:有缘自相聚